
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之际,全省各级各地民政部门积极深入开展2025年“润心伴成长,同心护未来”主题活动,聚焦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发展,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儿童友好生态,陪伴孩子们度过暖心“六一”。
持续完善多元困境儿童关爱体系
省民政厅联合省慈善联合总会,在省社会康复医院举办庆祝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,通过慈善捐赠、普法宣传等形式,搭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桥梁,为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的温暖与祝福。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、省慈善联合总会向全省13个地市民政局捐赠爱心药品,为困境儿童提供医疗救助。省民政厅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、省应用心理学会分别签署合作协议,旨在加强困境儿童医疗服务和心理健康关爱工作。爱心单位及企业向省社会康复医院捐赠爱心物资,改善困境儿童的生活条件。
哈尔滨、牡丹江、七台河多方联动护童心
哈尔滨市民政局联合市教育局、市卫健委、团市委、市科协及南岗区有关部门在市儿童福利院举办主题活动,聚焦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需求,涵盖文艺表演、慈善捐赠、签约共建、心理互动环节,推动服务资源共建共享。
牡丹江市民政局联合市直机关工委、市委编办、市教育局等六部门,在市儿童福利院举办关爱困境儿童圆梦“微”心愿主题活动,通过“大手拉小手”结对帮扶,链接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及爱心人士,为城区151名困境儿童送上书包、书籍、运动装备等“微心愿”礼物,提升儿童幸福感与归属感。
七台河市民政局组织市儿童福利院与武警支队举办“军童携手,童心飞扬”主题趣味运动会,搭建起军民互动的桥梁,也为孩子们带来难忘的欢乐时光。活动凝聚起浓厚的军民鱼水情,也体现社会各界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关怀,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写下温暖注脚。
佳木斯、鹤岗“双向”互动传递温暖
佳木斯与鹤岗两地儿童福利院开展共庆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收获纯真友谊,更让关爱与温暖在互动中悄然传递。两地儿童结对游览知青广场,聆听岁月故事;漫步佳木斯大学校园,感受学术氛围;孩子们化身“家乡小使者”,热情分享成长地的风土人情。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守护下,童心在缤纷体验中肆意生长,梦想在温暖关怀里悄然绽放。
佳木斯市委书记丛丽在市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陪同下,节日前夕来到市儿童福利院,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,仔细询问孩子们的生活、学习、健康等情况,向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致以诚挚问候并表示感谢,勉励福利院要用更多的爱心、耐心和责任心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,让每一个儿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健康成长、全面发展。
鹤岗市民政局携手团市委、市慈善总会精心策划欢庆六一主题系列活动,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体验。积极链接慈善公益资源,收集200名孤困儿童“愿望清单”,为每个孩子发放文化礼品券,孩子们可自由兑换书籍、文具、益智玩具等物品,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成长愿望。
黑河、大兴安岭多地联动庆六一
黑河市儿童福利院举办“粽情端午 欢乐六一”开放日游园活动,邀请爱心人士共庆节日,让孩子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爱辉区民政局联合社工组织“爱心妈妈”与困境儿童共同编织五彩绳,社工联合志愿者举办“书香润童心”阅读活动及防拐防骗专题讲座。五大连池市以“教育资助+红色教育+法治守护”为主线开展关爱活动。逊克县民政局走进小学,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。嫩江等多地启动“认亲助养”活动,走访慰问困境儿童。
大兴安岭地区民政局开展《未保法》、儿童福利政策宣传,推广“认亲助养”等内容,提升民政领域法规政策知晓率。加格达奇区开展困境儿童群体订单式全覆盖走访慰问活动;呼玛县以“心理赋能+法治护航+爱心传递”模式守护儿童;呼中区走访慰问困境儿童,并举办融合端午文化与童趣的主题活动;新林区联合社工站送关爱、普及《未保法》;漠河市、塔河县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与普法宣讲进校园活动。
省巴彦儿童福利院多元实践助成长
省巴彦儿童福利院坚持“开门办院”的思路,携手社会各界开展系列关爱活动。联合视光中心为社区儿童筛查视力,组织心理健康团体辅导,实现资源共享;带领孩子们走进校园、企业、影院,开展文化研学、科技体验等活动,助力开阔眼界、充实学养;联动社工站与民政部门走访困境儿童家庭,并通过开放日、运动会等形式拓展服务,为困境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帮助。